月度归档: 2016 年 10 月

  • 2016-10-22-蜀山剑侠传读后感

    不知道这个蜀山剑侠传跟仙剑奇侠传有什么关系没有。以前也依稀听过还珠楼主这个人,但是我总以为是一个三流的小说家。这次微信小说,给我推荐了这一套蜀山剑侠传,出于好奇,我就打开看了一下。感觉作者文字很古朴,不像我印象中的现代作家,然后我就去查了一下,这位老先生居然是民国时期的作家,是金庸古龙他们的前辈。引用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6555.htm)的说法:
    还珠武侠诸著,对郑证因、朱贞木、梁羽生、金庸、古龙等武侠名家均有启迪之功。
    还珠楼主代表了民国武侠荒诞怪异的一派,他信奉吕祖的伍柳天仙法脉,融合神话、志怪、剑仙、武侠于一体,进行高度哲理化、艺术化的想象发挥,尤其是各种剑仙神术、奇幻法宝,显示了天纵奇才的大气魄,为中国小说界的千古奇观。对后世武侠作家影响巨大,几乎无人可以企及,如台湾武侠泰斗古龙,就曾说到他受还珠楼主的影响颇深。
    再说蜀山剑侠传小说本身,虽然最后没有完本,但是不得不说这是金庸和古龙之外我读的最棒的武侠小说。一般网站上的仙侠小说我很少有能读下去,因为情节种种不合理,人物对话苍白,或者就是网游的脚本。蜀山剑侠传不一样,它的情节非常吸引人步步扣人心弦,我前后读一百多个小时,从来没有感觉读不下去。而且书里面的想象力非常丰富,种种武器场景都是一流的。引用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895742)的说法:
    《蜀山剑侠传》之于20世纪武侠小说,就如《新华字典》之于中国现代文学。因为尽管本书索然无味,里面的武功、器物、人名都被大量借鉴,故事桥段和场景描述也被大量借鉴,貌似没有哪个武侠小说家没抄过这本书的。
    举例:
    金庸:神雕&灵猿–抄李英琼的雕和猿;降龙十八掌–抄降龙八掌,乾坤大挪移,屠龙刀,双剑合璧的概念,冰蚕,化尸粉&欧阳锋的蛇毒–抄化骨丹,黑玉断续膏–抄生肌灵玉膏,华山论剑–抄峨眉斗剑,郭靖咬蛇吸血的桥段–乌金鳝王,洪七公师徒以针刺蛇的桥段–凌云凤。
    古龙:天一神水
    梁羽生:冰魄寒光剑,白发魔女–白发龙女,凌云凤
    温瑞安:迷天七圣,小寒山,四大名捕中某段对金蚕及其相关养殖阴谋的描述
    卧龙生:不胜枚举
    倪匡:不胜枚举
    又如幻音铃的概念,绝地收秘籍法宝的桥段等等是大家都抄烂了的。
    当然在我看来这部小说也不完美,第一个原因是没有写完, 根据这里(http://www.my285.com/wuxia/hzlz/ssj2/01.htm)的说法:
    《蜀山剑侠传》从1930年底至1948年9月陆续问世50集,因“物价高昂,书局成本奇重,读者购买力弱”作者曾拟中辍,鉴于读者要求,才续写《后传》。但《后传》出至第5集,又因国家形势大变,再次中断,致使该书未成完壁。后来香港曾流行《后传》10集本,其后5集实为伪作,故本全集只收前5集。
    第二个原因是里面人物刻画不算成功,每个人的性格都好像只有一面,一个性格。第三个原因就是价值观太过单一,正邪不两立,正义的一方总是胜利。
    这里一个书评(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895742)写得很好:
    还珠楼主的《蜀山奇侠传》,堪称中国武侠(仙侠)的大百科全书式作品。
    从故事角度,本书集中国神话传说之大成,让武侠小说从传统技击和清官侠义中走出来,开创性地完成了从现实江湖到纸上江湖的过渡,为满是糟心事的民国时代提供了一个成人的童话。
    从文字角度,写景文字之精炼优美,对仗文字之工整谨严,人物角色之伏线千里,都不可多得,更遑论其融汇三教九流的大境界,在金庸之前,没有人能做得到。
    从想象力上,层出不穷的法宝,千奇百怪的仙怪,都可以算是让人眼界大开,如上面哥们所引的九子母雷珠,在原子弹爆炸之前,谁能想到会有这样的奇景?如诸天星辰秘魔七绝乌梭,简直是外星人的飞碟~
    从影响力上,则金古梁等几乎所有新派武侠作家都受其影响,这在今天看来简直不可想象。当时蜀山之风靡全国,甚至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如瞿秋白即写过《吉诃德的时代》,希望唤醒怀揣“济贫自有飞剑在,尔且安心做奴才”梦想的平头百姓。
    当然,蜀山离不开它的时代局限性。
    局限一:作者采用全知观点,似乎一切都是注定了的,那些大人物们掐指一算,就将前因后果弄明白了,让故事的趣味性减少了很多;
    局限二:作者对西方文学创作并不清晰,延续着中国文学传统刻画人物,缺少心理描写,故人物塑造上显得单薄简单了些;
    局限三:全书有些类似《水浒》一环套一环的连环套模式,却下笔几万言甚至几十万言,导致篇幅过长而情节又显得拖沓,并不符合今天的阅读习惯,尤其是缺乏代入感;
    局限四:全书以峨眉派为正统,所有与峨眉有争执的都是坏的,所有争执都以峨眉胜利告终,让读者读来读去会感到腻烦,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有很多网络小说写蜀山,都选了峨眉的对立面。
    总而言之,推荐有兴趣的朋友一看。
  • 2016-10-12-1984读后感

    终于看完了这本非常非常非常著名的讽刺批判共产和极权主义的小说。我原以为这种强烈政治色彩的小说一定不好看,开始读这本小说才知道我错了。小说本身就写得很精彩,情节连贯,扣人心弦,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完。至于对极权主义的批判,那就更不用说了,小说应该就是因为这个出名的。下面我说说自己对书中观点的看法:

    1.书中描写的极权主义对生命,人权和自由的践踏令人不寒而栗,我们难免觉得有所夸张。但是仔细一想,如果我们不对极权主义保持警惕,它随时都可能卷土重来,尤其是在中国这种皇权主义历史悠久,近代又有极权主义统治经历的国家。其实中国现在是寡头政治,离极权主义只有一步之遥。即使是现在,兲朝对生命和人权的践踏都饱受国际社会的诟病,前段时间雷洋事件就是一个例子。德国导演Dennis Gansel的一部基于真实事件的电影<浪潮>就讲述了一个班级在短短的几天内就走上了纳粹主义的道路的故事。有兴趣的童鞋可以找来看看。熊培云先生的关于电影的影评“世界离独裁只有五天”(http://view.news.qq.com/a/20090203/000021.htm)里面提到了人们走向被奴役的极权主义道路的原因,人们总是在追求平等。在我看来,集体主义是迈向极权主义的第一步,加入一个集体,你会感觉到一种归属感,感觉自己因为是集体的一部分而变得强大,在这个过程,如果不警惕和反抗集体对个人自由的剥夺,集体就会绑架你犯下无意识的罪行,等到你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你已经不敢退出集体了(因为担心孤立和集体对你自由的剥夺)。你就只能一步一步走向极权主义的深渊。个人感觉,唯一防止极权主义的办法就是在心中把自由放在平等之上的位置,绝不因为追求强大而放弃自由。可惜在中国,我们似乎没有这个传统,我们很少提倡自由,无论是思想自由还是行为自由。只能希望中国不要出来一个强人带领我们走上极权的道路。因为比起书中的描写,我们现在的科技发展大大的加强了那个强人集团监控所有人思想和行动的能力。

    2.书中结尾描写了老大哥通过修改历史来修改事实,然后还提出现实只存在记忆里面,如果能够修改所有人的记忆和所有的相关记录,事实就被修改了。这一段其实有点哲学的味道了。虽然我们知道至少在现在我们没有办法修改所有人的记忆,但是不得不承认,如果我们能够修改所有关于一件事的记忆和相关的记录,我们就没有办法证明这件事情确实发生过。举个例子,假如一座山顶有一棵树,然后树枯死了,过一段时间,因为风化,那里已经没有树的痕迹,如果所有有那棵树记忆的人都不在了,我就无法确认那座山顶曾经有棵树这个事实了。其实这个问题归根到底就是问世界是真实的么?什么是真实的?你如果确定它是真实的,而不是像黑客帝国里面一个程序模拟出来的? 当然这个问题跟小说的主旨没有太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