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0-贪嗔痴的真正含义

2016-03-10-贪嗔痴的真正含义

这是我看了佛陀的实际教诲这篇的读后感:

以前总是听到人生有三毒,贪嗔痴。贪是指贪爱; 嗔是指嗔恨; 这两个都很好理解。贪爱会造成痛苦: 不管是贪爱人或者事物,内心的执念会让人倍受煎熬。那些追求男神或者女神失败的人肯定深有体会。即使追到了,结果也不一定幸福,你会发现得到了也就那么回事儿。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只悲剧,一种是得不到,另一种是得到了。所以一旦有了执念,不管结果,你都注定痛苦。嗔恨会造成痛苦是显而易见的: 不管是嗔恨人还是事物,你内心都会充满痛苦,怨恨。那么痴呢?我以前都没有真正了解什么是痴,只是知道它字面上的解释,代表无明,愚昧。那什么是无明呢?我以前的理解是不能理解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的真相。其实这个是有点勉强的,因为不了解真相似乎并不像贪爱嗔恨那样直接的带来痛苦。看到这篇文章之后,我觉得这是无明最通俗易懂,也可能最接近佛陀本意的解释:
“对佛陀而言,无明不是缺乏了信仰或哲学的知识。无明是缺乏了对自己内在状况的了解。
我们不了解我们会痛苦,是因为这层无明的遮蔽。没有人希望痛苦,但是我们还是一直痛苦,因为我们还是一直在产生贪爱与憎恶;我们一直对感受起反应。”

下面是原文。
—-
佛陀的实际教诲

2016-03-08 Vipassana內觀禪修

所有的宗教都教导人要过着合乎道德的生活。这是所有灵修教导的本质与核心。

然而, 佛陀并不只想教导人们过着道德生活。

他教导我们踏出重要的下一步:定,也就是控制自己的心。

我们需要一个专注的对象。有很多专注的对象可以用来训练我们的心。佛陀自己就提出了许多对象,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自己的呼吸。他称此为观息─发展对于吸气与呼气的觉知。

呼吸是所有人都有的,不分族群教派。没有人能反对练习觉知呼吸。谁能把呼吸划分为回教或印度教,基督教或犹太教,佛教或耆那教,锡克教或祅教,白种人或非洲人或亚洲人,男人或女人?

观息法就是要我们保持对于呼吸的觉知,在鼻孔以下,上嘴唇以上的范围。这是对于上嘴唇的单点专注─ uttarotthassa vemppadese。

当我们的心专注在这个小范围时,就会变得越来越敏锐。经过三天的练习,我们开始感觉到在这范围内的身体感受。然后,我们开始进行下一阶段的练习,也就是慧。

我们观察全身的感受,从头顶到脚尖。在过程中,我们会注意到,感受与心的状态息息相关。

我们会明白,当我们做出不完善的行为时,就会在心中产生一些不净的东西。在我们杀生之前,我们必须先在心中产生极大的仇恨。在我们偷窃之前,必须先有贪念。在放纵于淫乱之前,必须先有极大的贪爱。

我们伤害他人,就一定也会伤害自己─Pubbe hanati attanam, paccha hanati so pare。

负面情绪如愤怒、仇恨、贪婪、恶念、嫉妒、自大与恐惧,都会使人变得不快乐、悲伤与暴力。我们就会开始激动。当我们激动时,这种激动不会留在我们自己之内,而会开始传送到他人身上,我们就会开始伤害社会中的其它人。我们能够从自己的身心结构之内,明白这个自然的律法。

有些人也许在做不善的行为时,看起来很快乐,但是其实他们就像是燃烧的煤炭上覆盖着一层很厚的灰烬─bhasmacchannova pavako。由于心理上的负面情绪,他们在里面燃烧,但是他们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内在发生了什么事。这就是无明─avi, moha。

对佛陀而言,无明不是缺乏了信仰或哲学的知识。无明是缺乏了对自己内在状况的了解。

我们不了解我们会痛苦,是因为这层无明的遮蔽。没有人希望痛苦,但是我们还是一直痛苦,因为我们还是一直在产生贪爱与憎恶;我们一直对感受起反应。当这层无明被移去后,我们开始看见自己的内在,于是就会明白:

「原来我是自己在制造痛苦,因为我对这些感受起了渴望。当感受是愉悦的时候,我就会产生贪爱,当感受是不愉悦的时候,我就会产生憎恶。这两种反应都会让我痛苦。现在我有了对策。当我了解了感受的无常本质,能够保持平等心,就不会再有渴望,不再有贪爱或憎恶。心的旧习性反应模式就会改变,我就会从痛苦解脱出来。」

这就是佛陀认为的慧。与任何哲学知识或宗教信仰都无关。这是关于一个人痛苦或快乐的真理,只要踏上了这条正道,任何人都能体验到。四圣道不是哲学上的教条,而是关于自身的实相,我们可以从自己身上印证。只有自己体验了之后,才能够成为真理,让我们成为一个正直的人。

当我们开始观察感受时,我们就是进入了心的深处。

在心中产生的一切,都会伴随着感受─Vedana-samosarana sabbe dhamma。就算是心中产生最短暂的意念,也都会伴随着一个感受─Vedana-samosarana sankappavitakka。

这就是佛陀的伟大发现。

佛陀的另一个伟大发现,是我们会对感受产生渴望。

这是在佛陀之前,佛陀当时,或佛陀之后的其它老师都不知道的一个事实。

佛陀之前与佛陀当时的老师都会教导人们不要对色相起反应,也就是感官的对象──眼睛看到的事物,鼻子闻到的气味,耳朵听到的声音等等。 他们说,「当你的感官接触到了色相,不要起反应判断它们是好或坏;不要起反应对它们产生贪爱或憎恶。」这种教导已经存在。

但是佛陀说,我们其实不是对这些对象起反应。他举出了黑牛与白牛用一条绳子系在一起的例子(一个代表感官,另一个代表感官的对象)。黑牛或白牛本身都不是束缚;绳子才是束缚。

佛陀说渴望的绳子才是束缚,我们会对感受产生 渴望(贪爱或憎恶)─vedana paccaya tanha。这就是佛陀的伟大发现。他由于这项发现而得到解脱。

有许多其它老师都说,我们不应该对感受的对象起反应。但是他们并没有得到解脱。有许多老师教导人们不要产生贪爱与憎恶。

佛陀解释说,只要有无明,贪爱与憎恶就会一直存在。因此他教导我们要消除无明。

无明是什么?无明就是 avi。我们不知道自己内在的情况。我们不知道贪爱与憎恶的真正原因。我们就是无明。

我们要如何消除无明?我们要解决问题的根本,以处理感受来消除痛苦。 只要我们没有觉知到感受,我们就会继续与外在的事物对抗,心里想「这个好丑」或「这个好美」。我们只是停留在表面。我们以为黑牛或白牛就是束缚的原因。

事实上,束缚是我们对于感受所产生的贪爱与憎恶。一个酗酒者以为他是成瘾于酒精。其实他是成瘾于他喝酒 时的感受。

当我们开始客观地观察感受时,我们就开始消除无明。我们了解了感受的无常本质,对于感受就会产生慧。

这是自然的律法。缘起法就是现象自然规律的律法。不管有没有佛陀,缘起法是永恒的。

佛陀说: 「我从我的自身之内体验了自然的律法,缘起的律法;在我体验与瞭悟了这个律法之后, 我要开始向其它人宣扬它、教导它、说明它、建立它。只有当我自己亲身洞见了它,我才能宣扬它。」

这就是这位超级科学家的大胆宣言。就像是不管有没有牛顿,地心引力的法则永远存在。牛顿发现了这个法则,对全世界加以说明。同样的,不管有没有伽利略,地球绕太阳运行的 事实也是存在的。

感受是非常重要的关键,让我们可以采取相反的两种途径。如果我们继续对愉悦或不愉 悦的感受盲目地起反应,我们就会增加我们的痛苦。如果我们学习对愉悦或不愉悦的感受保 持平等心,我们就开始改变最深层的习性模式,开始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感受就是问题的根源。只要我们忽略了根源,这棵毒树还是会再次成长,就算是砍断了树干也不行。佛陀说: 「就像树的树根仍然健在,虽然砍倒了这棵树,它还是会发芽只要潜在的贪爱没有根除, 痛苦就会一再发芽生长。」

这位超级科学家发现,要彻底从心中的杂乱得到解脱,我们就必须处理心的根源。

每一 个人都必须斩断渴望的根。当整个树林都枯萎时,每一棵树必须获得滋养,除去根部的疾病, 然后浇水,这样,整个树林才会再次欣欣向荣。

同样的,如果要改善社会,每一个人都必须改善自己才行。要社会更加祥和,每个人都必须变得祥和。

个人才是关键。

—-

2016-05-24补记,看了另外一篇文章,对贪嗔痴有一个更简洁的定义:
企图制造某件事是贪(lobha),
拒绝正在发生的事是嗔(dosa),
不清楚某件事正在发生或停止发生是痴(moha)。
只有当观照的心没有贪、 嗔、 或烦恼/焦虑(soka)时,
宁静(直观)的心才会升起。

下面是原文:
—-
正确的态度是禅修时最重要的一件事:

  当你修行时:不要过于努力专注,

  不要去控制,

  不要企图制造任何事物,

  不要强迫或限制自己。

  但也不要拒绝当下正在发生的事。

  然而,当事情发生或停止发生时,不要忘记它们,

  要对它们保持觉知。

  企图制造某件事是贪(lobha),

  拒绝正在发生的事是嗔(dosa),

  不清楚某件事正在发生或停止发生是痴(moha)。

  只有当观照的心没有贪、 嗔、 或烦恼/焦虑(soka)时,

  宁静(直观)的心才会升起。

  你必须反复检查自己修行时的态度。

  你必须同时接纳并观察好与坏的经验。

  你只想要好的经验,你连最微小的不愉悦经验都不想要,这是否公平?

  这是正法之道吗?

  不要有任何期望,

  不要渴求任何事物,

  不要焦躁不安,

  因为,如果你的心中有这些态度时,

  你将很难修行。

  你修行时为何这么努力的专注?

  你是否想获得什么东西?

  你是否期望什么事情发生?

  还是期望什么事停止发生?

  很可能你存着这其中一种的心态。

  如果你的心逐渐感到疲倦,

  你的修练方式一定有些错误。

  当你内心紧绷时, 你不能修练。

  如果你的身和心渐渐感到疲倦,

  这是你应该检查自己修行方式的时候了。

  修行是以觉知和领悟(或理解)的心来

  等待和观察,

  不是思惟,

  不是回想,

  不是批判。

  不要抱着想要得到某物

  或希望某事发生的心态来修行。

  这唯一的效果是将使你自己疲累。

  修行时,你的心应该是轻松与平静的。

  你的身和心都应该感到舒适。

  一颗轻松自在的心,使你得到良好的修行。

  你拥有正确的态度吗?

  修行就是:

  不论发生任何事,好事或坏事,

  接受它,放轻松, 并且观察它。

  你的心正在做什么?

  思惟?还是保持觉知?

  你的心现在何处?

  在你自身里面?还是外面?

  这颗观看/观察的心

  是否有正确的觉知?

  还是只有肤浅的觉知?

  你并非试着将事情转变为,

  自己期望的状态;

  你是尝试去了解当下发生的实相。

  不要被自己的意念烦扰,

  你修练的并不是要停止思惟,

  你修练的是:

  每当意念生起时,你要觉察并且接纳它。

  你不应该排斥观照的对象(正在发生或正被觉知的

  现象/事物),

  你应该知道并觉察因所缘境而生起的杂念,

  如此这般地消除它们(烦恼)。

  只有当你有信念/信心(Saddha)时,精进(Viriya)才会生起。

  只有当你有精进时, 正念(Sati)才会持续不断。

  只有当正念能持续不断时,定(Samadhi)才会成就。

  只有当定成就时,你才会了解到事物的实相。

  当你开始了解事物的实相时,你的信心会因此而更加增强。

  只要将注意力放在当下,

  不要追忆过去!

  不要计划未来!

  观照的对象并不重要,

  在幕后运作的那个心--从事于觉知,也就是说,

  那个观察的心--是比较重要的。

  如果你抱着正确的态度来观察,你所观照的对象就是正确的对象。
—-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标签:

评论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